2021-09-07 14:28:53
1938年10月25日,日本人在武汉会战中取得胜利,然而为了巩固武汉外围,日本出动第九师团作为前锋,企图通过这次机会一举将长沙占领。因此,在11月初的军事会议中,国民党高官都认为日军一定会趁此机会南下攻打长沙。
为了不给日本人留物资,蒋介石下令,如果在对战日本人时,国民党军队不得不放弃长沙,务必全部焚毁!
然而在蒋介石下达这个命令的数天后,因电报员在发电报时漏打了一个字,导致日本人还远在天边,长沙城的国民党就已经将长沙城夷为平地。面对愤怒的群众,蒋介石不得不下令将三员大将全部枪毙。
为什么漏发一个字会导致那么严重的后果?电报员漏发的又是哪一个字呢?
火烧长沙城
1938年,因为国民党的懦弱,将兰封、开封、商丘拱手让给日本人后,害怕日本人就此向武汉发起进攻的国民党,在蒋介石“以水代兵”的命令下挖开花园口,希望借此方法阻止日本人的脚步。可尽管如此,却没有半点用途,甚至让数十万中国同胞在这一人祸中丧生。
面对来势汹汹的日本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为了增强指挥机构与作战能力,在1938年6月中旬,新编了第9战区,并出动了14个集团军、50个军,200架飞机,30艘潜艇,共计110万人,前往保卫武汉。
可尽管在武汉会战的数百次战斗中,中国付出了40万人伤亡的代价,毙伤了日本人25.7万人的有生力量,大大的阻碍了日本人推进途中的脚步,却依旧无法改变日本人侵占武汉的事实。
而在1938年10月13日之前,贺耀祖与戴笠联名致电蒋介石,向他汇报了江西九江在失守时,因为未能贯彻焦土作战,而导致大批的物资被日本人获取的情况。在看到这一信息后,蒋介石大为震怒。
10月下旬,广州武汉在日本人猛烈攻势下,相继沦陷,然而国民党内部因为对这两个城市实施焦土作战的意见不统一,所以武汉警备司令先行带着部队撤离,最终导致武汉机场被日本人所用,这一情况大大的刺激这蒋介石的神经。并且,因为这两个城市的相继失守,让湖南被日本人南北夹击。
顿时,一直处于抗战后方的湖南被暴露在日本人面前,而处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的湖南,东濒江西,西临重庆、贵州,南接广东广西,北毗湖北,在武汉失守后,对于西南抗战根据地而言,湖南的意义不言而喻。
而其中,湖南的省会长沙自古以来,就有“争南服者,不得长沙,无以成席卷之势;欲向北者,不得长沙,则马首无所托。”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长沙就成为敌我双方重要的争夺地。
在占领武汉的两天后,日本人从武汉兵分水陆两路,向南推进。并且,在日本华中派遣军司令官,十分狂妄地对着采访媒体大放厥词,表示自己将要跟随“华军”到重庆昆明。
在这样的情形下,10月29日,蒋介石飞赴长沙召开最高军事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讨论武汉作战以来的经过以及长沙外围作战。
然而在这一次会议中,蒋介石对于如何保卫长沙一事,并不关心,而是喋喋不休地鼓吹着“焦土抗战”的好处,在近两个小时的会议中,蒋介石反复的向会场的将领讲述如何放火,如何在放火后撤退。
在会议的最后,蒋介石还点名训示张治中“日本人要是来了,你们要怎么办?”不等张治中回答,蒋介石就接着说道“有什么好想的,用火烧光!”在蒋介石看来,郑州守不住,武汉守不住,长沙也没有任何差别。与其像在武汉会战中,弃城而逃给日本人留物资,还不如将他全部烧掉。
或许是因为前几次,为彻底执行焦土政策,给日本人留下物资的恼怒。在11月7日之时,蒋介石再一次下达指示,长沙要实行“焦土抗战”,如果不守的话,就必须彻底破坏,不能留下半点物资给日本人。
11月8日,日军对湘北进行入侵,并在同一天,日本人出动了飞机对长沙与衡阳进行轰炸。次日,临湘在日本人的攻势下沦陷。10日,日本人占领了城陵矶,眼看着日本人进攻的步伐愈来愈快。
一直为此摇摆不定的张治中,在当天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向手下传达了贯彻蒋介石“焦土抗战”的训令。在会上,张治中与徐权、酆悌拟定了纵火计划,既调用一个团的兵力,假装从前线退下来,每五个人一个小组分配有放火器材,分驻守在市区的各位置,在指定地区,实行放火计划。
为预防烧的不够透彻,在纵火计划中,还为纵火队伍配备了摩托车,并携带汽油,巡视火烧的不够旺的地方进行扑火。
而后张治中借着指示,在接到命令后,先拉响防空警报,等人民逃离后,等从长沙最高处的天心阁上处看到火光,再开始行动。随后,火油、以及助燃烧的东西都被秘密分发了下去,各个部队也做好了分工。
很快岳阳失守了,在日本人攻占岳阳之后,开始与中国军队隔着新墙河对峙,这时候距离点火,还早得很。然而在这个时候,出了岔子,在电报员传递信息的时候,将新墙打成了新河。虽然一字之差,但却差别千万里。
要知道新墙河与长沙相隔130多公里,虽然此时的日本人已经打到了这里,给坚守长沙的将士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却还有余地。但是新河却是长沙的郊区,这对于严阵以待的所有人来说,这个消息就如同火烧眉毛一般。人心惶惶的长沙国民党,至此如坐针毡,但凡是看到一点星火,都惶恐不已,生怕自己放火放得慢了。
11月13号凌晨两点,三五成群的国民党纵火队提着汽油桶,在大街小巷穿梭,因为当时长沙的民房和店铺大多是木质结构的,所以在纵火队浇上油了以后,街头起火,街尾相连,很快火势连成一片,燃烧的程度与速度快到无法想象。霎时间,长沙的夜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从睡梦中进行的市民,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知情的百姓还以为是日本人打进了城,然而就在他们想要夺门跑路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置身火海,大量的街巷,被烟和火封锁住了生路。本该静悄悄的夜里,满是人们的哭声呼喊声,并混杂着爆炸声,在争相逃命的逃跑人群中。
如同潮水般的人群,有的被活活踩死,有的被汽车压死,无处可逃的人们在躲进防空洞后,被活活烤死,一位60太太,在被火逼进水缸以后,被加温的水活活煮死,整个长沙如同人间炼狱一般。
这一场大火,足足燃烧了五天五夜,才自行熄灭,好端端的一座古城,在这一大火中化成了一片废墟,在这场大火中,有30000余人在火灾中直接死亡,5.6万栋房屋被毁,政府机关、学校、银行等建筑基本全部报废。
不仅如此,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长沙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5-20万年的旧时代时期,这里更是百越部落的重要分支,春秋时期楚国的黔中郡,秦的长沙郡,所以在大火前,长沙的地表上留存着大量的古建筑物。
然而在这场大火中,这些文物也全部都被付之一炬,这给中国的历史研究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1月12日当晚,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以及叶剑英、郭沫若等人,正身处长沙出席,长沙各个组织举行的纪念孙中山诞辰72周年的纪念大会。
然而在当晚就寝,熊熊燃烧的大火将周恩来与叶剑英吵醒后,周总理在看到大量的民众因为国民党毫无征兆地纵火而导致的慌乱逃窜,异常的愤怒。然而因为情况紧急,两人只得从大火中连夜撤往湘潭。
周恩来
长沙大火发生后,中外舆论哗然,大量深受其害的长沙人民都要求当局一定要严惩纵火犯。周恩来更是狠狠地抨击了国民党的愚蠢行径和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
随后,周恩来带着八路军驻湘办事处的同志积极开展救灾工作,在火灾的第三天,他就带两支救灾队伍赶到长沙,成为了第一个赶到灾区救援的队伍。在周恩来的指挥,以及各个人员的积极配合下,不到三周的时间,就快速将余火扑灭、抢救病员、安置灾民、发放救济款等工作完成。
11月16日,迫于舆论的压力,蒋介石不得不飞抵长沙登上天心阁视察,看着目之所及皆是焦土、片瓦无存的悲惨。蒋介石顿时面红耳赤,青筋暴起,羞愧难耐的他,更是不敢告知人们大火的真相。
所以只好将罪责全部推脱给自己的手下,给长沙人民一个交代,在从天心阁下来后,蒋介石当即命人将酆悌、文重孚、徐昆3人抓了起来,扭送法庭,张治中被革职留任。
张治中
11月18日上午,审讯开始,文重孚、徐昆咬定这一切行动都是因为收到了执行警备司令部的命令,而在这一期间,酆悌却对自己的行为供认不讳,连连表示,是自己的疏忽所致,自己愿意接受国家最严厉的酷刑。
20日,酆悌、文重孚、徐昆三人,被押解到长沙城外侯家塘处,执行枪决。在临刑前文重孚、徐昆二人破口大骂,酆悌则在一旁默默流泪。在事后,张治中说道“其实酆悌不该死,该死的应该是警备司令这一职务。”
虽然纵火的这一要求是蒋介石下的,但长沙城如此多人在这场大火中丧生。面对滔天的民怒,蒋介石必然不会将自己供出去,所以为了给民众一个交代,坐在警备司令这一职务上的人的必须死。所以尽管在此之前,张治中曾两次向蒋介石请求减轻酆悌的罪行,但都被蒋介石驳回了。
在三人被枪决的当日,作为父母官的张治中也难辞其咎,遂发表了《省主席引罪自谴》布告。11月22日,湖南省政府成立了长沙市临时救济委员会。而与此同时,周总理、郭沫若等人,也与八路军的工作人员组成了“善后工作突击队”。
在救济资金以及救助人员的帮助下,一直到11月底,长沙市的小本营业,旅社饭馆才得以正常营业。然而,这场由蒋介石一手酿造的惨案,让千年古城长沙,在那场大火中焚烧殆尽,永远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