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创网

"释'通'与跨文化对话"高端工作坊在上海举办

2021-10-12 02:16:02

高清电影网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gaoqing.run

2021年9月23日,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法兰西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巽汇(XUNWAY)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的“释‘通’与跨文化对话”高端工作坊在上海巽汇艺术中心举行,会议得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钱培鑫教授同声传译团队的支持。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学者们参加会议并做主题报告,另有来自法国里昂一大的学者也在线上参加了会议并发言。

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姜丹丹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致辞的环节。在开幕致辞中,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纪博伟(BenoîtGuidée)先生表示,在中法之间有着悠久的交流传统,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既是中法人文交流的延续,也是中法学者间增进了解、探讨共识、共同促进新思想生发的新场域、新契机。巽汇(XUNWAY)艺术中心主任寒碧先生表示,本次研讨会不仅汇集了哲学、历史方面的学者,还聚集了一批从事具体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和策展人。他从中国古代思想史中的诠释视角,论述了在中西之间“会通”的事实以及对于“通”的不同理解方式,讨论了“通”的视角进行在“之间”的跨文化沟通的可能性。

会议共分十场专题研讨,第一场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曹德明教授主持,中国海洋大学李志清教授发言,他以中美关系为背景,论述了“‘通’则双赢”的观点。第二场发言的是来自复旦大学的魏明德教授,他的题目是《“通”与“communication”——两个被滥用之词所具有的出人意料的深度》,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于奇智教授对此进行了精彩的评价。在第三场中,于奇智教授就库尔贝《世界的起源》这一作品讨论了“通”的概念,上海师范大学的李建英教授对此进行了精彩的回应与点评。第四场由复旦大学的吴猛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的温海明教授以比较哲学方法为视角,讨论了中西哲学的会通问题,并以自己的新著《道德经明意》为例,深入论证了对于“通”的见解。

中国美术学院的邱振中教授从书法理论中的图形分析与语言分析入手,讨论了“人书俱老”的问题,上海Young美术馆馆长惠书文先生主持并评论了这场报告。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研究院院长杨振宇教授从跨文化与跨语境的角度,讨论了艺术史写作中历史与文化的想象问题,上海巽汇艺术中心寒碧主任主持并评议了这场报告。复旦大学哲学系吴猛教授,从马克思对意义界定的角度,论述了“通”这一概念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文化概念,而是马克思主义中一个重大的视域型概念。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严和来教授从拉康和精神分析入手,论证了“通”是一种“使用通道”。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姜丹丹教授,则从中法间哲学比较的角度入手,讨论了“通”的入手,上海视觉学院宁春艳教授主持并对这场报告作了回应。最后,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里昂一大的MarceauChenault(马素)教授,来自同济大学、里昂城市学院的Cheval(马杰明)教授借助腾讯会议,发表了《中欧身体与城市生活空间的地图演变》的演讲,在上海工作、生活的法国建筑师PierrePinhas先生主持了这场法文报告,也从跨文化思考的视角作出了回应。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丘新巧,上海师范大学讲师,上海交通大学访问学者黄冠乔、上海交通大学中法培训项目译员张伟老师,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廖廖,艺术家张一琤也都纷纷发言,与上海交通大学姜丹丹老师指导的博士生们一起围绕“通”的理念的理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闭幕致辞的环节,姜丹丹教授和寒碧主任对各位学者的出席表达了感谢,也对工作坊的讨论作了总结,会议圆满结束。

2021年9月23日当晚,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纪博伟(BenoîtGuidée)先生为姜丹丹教授颁发法兰西共和国学术棕榈骑士勋章证书,庆祝仪式在法国驻上海总领事官邸“巴塞别墅”隆重举行,仪式由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教育/大学合作专员白丽娜(SéverineBoué)女士主持。五十多位知名学者、艺术家、策展人、美术馆界代表人士参加了仪式。法国金棕榈统帅勋章获得者、中国海洋大学李志清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欧洲科学院院士王宁教授分别作为仪式活动的特邀嘉宾进行了致辞。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拓创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