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6 14:43:02
香港银行开户
行业动态
世界首台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投运
近日,位于青海海南新能源基地的330千伏旭明变1号调相机正式投入“168小时试运行”,标志着世界首台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落地青海,对支撑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新能源大规模安全有序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国网青海电力将助力建成世界最大规模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助推青海省全面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新能源“西电东输”,外送通道建设加快
近日从业内获悉,为将新能源电力从遥远的西部能源基地送往用能需求更大的东部,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正在提速。推进多时的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近期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并开工建设,成为今年以来首条获得核准的特高压线路。作为特高压外送通道最重要的投资主体,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最新透露,将加快推进核准线路的相关工作,力争年内获得核准。
美国安全和环境执法局:飓风“艾达”过后,共有104个石油、天然气生产平台仍处于撤离状态
美国安全和环境执法局(BSEE):美国海湾地区关闭了1844.65百万立方英尺/天的天然气产量,占该地区天然气产量的82.72%。美国海湾地区关闭了161万桶/天的石油产量,占该地区石油产量的88.32%。飓风“艾达”过后,共有104个石油、天然气生产平台仍处于撤离状态;昨日为119个。
俄罗斯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项目首套氦提纯液化装置投产
记者4日从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获悉,当地时间3日13:00,由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项目P1标段首套氦提纯液化装置调试成功暨高纯氦产品出厂庆典在液氦装载区举行。
作为连接中俄两国传统友谊和友好合作的重要纽带,俄罗斯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建成后将成为俄罗斯第一、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加工处理厂,属于中俄东线能源输送系统的心脏,其主要核心指标均名列世界前茅:原料气处理能力420亿立方米/年,世界第二;商品天然气产能380亿立方米/年,世界第二;氦气产能6000万立方米/年,世界第一。
据悉,此次投产的氦生产装置年产商品氦气2000万立方米,是项目的关键装置之一。为了保证该装置顺利投产,阿穆尔分公司全员严阵以待,科学部署、加强现场巡查力度,克服层层困难,顺利完成该装置的调试工作,产出的氦纯度达到99.9995%的标准,具备稳定生产商品氦气的能力。
斯里兰卡计划2030年实现70%可再生能源发电
本周斯内阁批准了能源部长甘曼皮拉的提案,呼吁本地和外国投资者投资斯超过50兆瓦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根据斯政府声明,为实现2030年70%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需在现有458兆瓦太阳能发电容量基础上增加4,800兆瓦,同时,在现有248兆瓦风电容量基础上增加3,500兆瓦。
根据锡兰电力委员会的数据,斯目前的总发电装机容量约为4,265兆瓦,其中包括煤电900兆瓦、燃油火电1,268兆瓦、水电1,383兆瓦,风电、小型水电、生物质能和太阳能发电厂等非常规可再生能源714兆瓦。
公司新闻广宇发展:拟以房地产及物业公司等资产置换鲁能新能源100%股权
广宇发展9月5日晚间公告,拟将所属房地产公司及物业公司股权等资产、负债,与鲁能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能集团”)、都城伟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都城伟业”)合计持有的鲁能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能新能源”)100%股权进行资产置换。本次交易价格尚未确定,差额部分补足方式由各方另行协商确定,但不涉及发行股份。
据介绍,交易对方鲁能集团为公司的控股股东,都城伟业为公司关联方,鲁能集团、都城伟业的控股股东均为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绿发”),实际控制人均为国务院国资委,因此本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根据初步研究和测算,本次交易预计将构成《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理想汽车:联席全球协调人已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
理想汽车在港交所公告,于9月3日(交易时段后),联席全球协调人(代表国际包销商)已部分行使超额配售权,涉及总计1386.97万股A类普通股(超额配售股份),占于任何超额配售权获行使前全球发售项下初步可提呈发售股份约13.87%。公司将就发行超额配售股份收取额外所得款项净额约16亿港元。公司拟将额外所得款项净额用于招股章程中未来计划及所得款项用途一节所述的相同用途。
特斯拉或从德国获得11.4亿欧元的国家补贴
德国经济部发言人当天表示,德国可能会在年底前决定,特斯拉计划在柏林附近建造的电池工厂将获得多少政府援助。据德国经济部估计,特斯拉计划向电池工厂投资50亿欧元。德国《每日镜报》5日报道称,这一异常高的投资额,意味着特斯拉有望获得德国政府提供的11.4亿欧元补贴。
全系车型完成“电气化”转型,沃尔沃宣称2030年进入“纯电动”时代
“到2030年,沃尔沃将成为一个纯电动豪华品牌。”在2021成都车展上,沃尔沃对外宣布,10年后其将完成电动化转型的战略目标。沃尔沃相关负责人表示:“届时,沃尔沃将实现纯电动车型实际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对于未来的车型规划,沃尔沃也作出了详细的介绍。例如,其下一代纯电旗舰版车型,将搭载来自Luminar的激光雷达系统,以及英伟达 DRIVE Orin SoC自动驾驶芯片。对此,沃尔沃方面介绍称:“该款芯片拥有超1000 TOPS的超高算力,与此同时,这块芯片还将负责沃尔沃下一代车机系统VolvoCars.OS的后台运算,推进‘人机交互’。”
值得注意的是,沃尔沃方面还表示,将逐渐实现“自动驾驶”:“未来沃尔沃的纯电动车型,将搭载Highway Pilot高速公路自动驾驶系统。”
1亿美元12个月完成车型开发,悠跑要做智能电动时代的“麦格纳”?
将原本2-3年的汽车研发周期,缩短至12个月,开发费用在基础车型具备后可节省60%,这样的前景会成为现实吗?在悠跑科技( U Power)创始人李鹏看来,智能电动汽车“软硬分离”带来了这种可能性,也催生了新的业务和产品开发模式。
原长城高端电动车品牌“沙龙”负责人李鹏在今年初离职后,创办“悠跑科技( UPower)”,专注于电动汽车底盘的开发,目前已在上海组建百人团队。截止8月,悠跑科技自主开发的国内首个量产全线控底盘、与捷威动力共同开发的全球首款CTC电池系统(Cell to Chassis)等已经实现了技术落地,目前刚刚结束由经纬中国领投,CCV创世伙伴、真格基金跟投的Pre-A轮投资。成立4个月完成两轮融资,估值达到10亿元,悠跑科技也将在今年12月正式发布第一代可量产的超级底盘,涵盖轿车、皮卡、MPV、SUV、VAN等不同车型在内的上车体。
通过“软硬分离”的模式,新车开发周期可以缩减至12个月内,开发成本缩减至1亿美元。而传统汽车的开发周期通常要48个月,开发成本数亿美元。据了解,目前悠跑已经和位于四川的凯翼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将后者作为联合开发伙伴和代工工厂。在传统汽车时代,部分车企为了节约产品开发时间和成本,就选择与麦格纳等供应商合作,通过后者输出的平台技术打造符合自身要求的产品。很显然,悠跑科技的目标是成为智能电动车时代的“麦格纳”。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
文章来源:哈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