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创网

江青的唯一外孙王效芝:4岁时外公毛主席去世,12岁母亲李讷再婚

2022-01-31 19:06:02

电影项目 https://www.touzitop.com/

前言

毛主席最小的女儿李讷,在1972年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叫徐小宁,让人感到心疼的是,这个孩子在出生时,他的爸爸就和妈妈李讷因为感情不和而闹别扭,所以这也就注定了他的童年要比别人坎坷。

图右起为王效芝、王景清、李讷等人和毛主席雕像合影

幸运的是,李讷虽然说后来在爸爸毛主席去世后,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却竭尽所能给了这个孩子全部的母爱。

4岁时外公去世,妈妈很伤心

王效芝虽然是毛主席的外孙,但是在他的记忆中,对外公的印象是非常模糊的。在他只有4岁时,自己的外公毛主席就已经与世长辞,毛主席作为王效芝的外公,没有给他和妈妈李讷留下什么丰厚的物质财富,伴随李讷母子走出那段悲伤日子的,只有一卷卷的藏书。

王效芝在外公去世时,仅仅只有四岁,虽然年纪幼小,但还是记住了妈妈伤心欲绝的样子,并感到一阵阵的心疼。

李讷和他的父亲在他还不到一岁时就离婚了,在王效芝的记忆里,自己唯一的亲人只有自己的妈妈,妈妈李讷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一直全心全意地爱着自己,尽量让自己在这样一个单亲家庭里能够健康地成长。

图王效芝的外公毛主席

在王效芝的记忆中,外公去世后的童年几乎是灰暗的,妈妈李讷本来也是一直被外公捧在手心的女儿,在外公去世后,却不得不给自己又当爹又当妈,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那时李讷有着各种疾病缠身,但是因为没有人照料,连医院都不能长期住,不然年幼的儿子根本没有人照料。

王效芝因为独特的家庭环境,所以在小的时候,就比别人家的孩子更加懂事,想要为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

图王效芝(右三)

李讷和孩子独居的那些年里,因为家里没有成年的男人,连采购都变成了一个大难题,尤其到了冬天的时候,李讷也和普通百姓人家的妇人一样,排着队买大白菜,她买了大白菜以后,拿不回家里,就把白菜一颗一颗地搁到木板车上,然后慢慢推回家。

李讷本来并不擅长家务,但是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为了照料好儿子的生活,她学着做饭和洗衣,甚至是换电灯泡,以及疏通下水道等重活,她都不得不亲自摸索着去做。

王效芝当时看到妈妈李讷如此的劳累,心里想着自己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让妈妈不要再这么辛苦,能够过上好日子。

图毛主席和卫士李银桥

李讷在那些孤寂而清苦的日子里,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自己爸爸给自己留下的,让自己自立自强的教诲,李讷依靠着骨子里和自己爸爸一样的坚强,日复一日地与生活的苦难搏斗。

李讷在那些年里,由于婚姻的不幸,再加上父亲去世的打击,很少和外界的朋友来往,只是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直到一位特殊的客人到来,才改变了李讷母子后来的人生轨迹。

毛主席曾经的警卫员李银桥,在毛主席身边曾经工作过很多年,可以说是看着李讷长大的,在毛主席去世后,他也同样非常的悲痛,就想着来看看毛主席的女儿李讷现在怎么样了。当李银桥再次见到李讷时,心里感到一阵的心疼。

李银桥没有想到,当年那个活泼可爱的,总是跟在毛主席身后,缠着爸爸绑风筝的小女孩,如今被生活折磨的已经显出了老态,李银桥知道李讷当时也不过是四十几岁的年纪,但是长期的操劳,再加上还要一个人带着孩子,李讷看上去很是疲惫和虚弱。

图王效芝(右)

李银桥心里对李讷的遭遇很是同情,就开始劝说她找个对象,但是李讷经过了上一次失败的婚姻,她的内心已经留下了伤痕,不愿再次去接受新的感情。

更让她担心的,是如今自己的爸爸已经去世了,自己身体又不好,还带着一个未成年的儿子,别人会不会嫌弃她的儿子,对她的孩子不好。

所以当李银桥提出要为她介绍对象时,她苦笑着说:

“我爸爸去世了,现在还带着个孩子,谁会找我呢?”父亲毛主席的离世,让李讷饱尝了世态炎凉,不愿再触碰爱情了。李银桥听了安慰她说:

“别这么说,你爸爸是国家领袖呢。”

王效芝12岁,有了王景清爸爸

李银桥想要给李讷介绍对象,并不是嘴上说说,他真心想要关心李讷母子的生活,就开始为李讷物色对象。李银桥想到自己曾经的老部下王景清,如今也离了婚,正好也是一个人,而王景清为人也正直踏实,让他照顾李讷的后半生,李银桥是一百个放心。

当李银桥联系到王景清时,王景清听说自己曾经的老上司李银桥给自己介绍的是毛主席的女儿,还有点犹豫,但还是去见了李讷之后,发现她的生活已经完全和平民一样,而且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很是艰难,就不由得对她产生了心疼和怜惜。

李讷也觉得王景清人品不错,就没有反对和他交往,李讷的身体不好,自从认识了王景清之后,王景清经常帮她干一些像修理门窗之类的活,李讷感受到了他的真诚和踏实,就接受了他对自己的感情。

王效芝当时已经12岁,长期和妈妈在一起的生活,使他的性格比别的孩子懂事和早熟,他也希望妈妈李讷能够有一个人照顾,只是在王景清刚来的时候,他还是小心地替妈妈观察着他。

图王效芝的妈妈李讷和继父王景清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妈妈李讷的丈夫王景清,对他并没有任何的嫌弃,反而是给予了他从来没有感受过的父爱,慢慢王效芝也就接受了王景清。

1984年,已经是45岁的李讷,嫁给了58岁的王景清,虽然说两个人有着13岁的年龄差,但是两个都曾经历过失败婚姻的人,对彼此都很珍惜,他们的婚礼虽然很朴素,但是两个人都感到很幸福。

在李讷和王景清结婚后,李讷再也不用承担繁重的家务了,王景清知道李讷的身体不好,有什么活总是提前就给李讷做了,李讷在王景清的照顾下,心情也变得好了许多。

图李讷和第二任丈夫王景清

懂事的王效芝被继父王景清的善良所打动,就决定随继父的姓改名,因为在王效芝的心里,自己记忆里根本没有自己亲生父亲的影子,只有如今这个继父王景清照顾他们娘俩。

王效芝之所以给自己取名为“效芝”,是因为自己外公毛主席的字叫“润之”,他想要用自己的名字,来永远怀念自己的外祖父毛主席。

王效芝知道妈妈身体不好,所以在家里的时候,总是帮助妈妈干活,和继父王景清一起在妈妈李讷生病时照顾妈妈。妈妈李讷和继父的工资并不多,所以王效芝在长大一点以后,就在读书的同时,兼职干一些活来赚取生活费,减轻家里的负担。

图毛主席正在办公

王效芝知道妈妈李讷为了抚养自己,其中吃了太多的苦,也受了太多的委屈,他想要为母亲分担肩上的重担,让妈妈也能有开心的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效芝知道了很多关于外祖父毛主席的故事,他愈发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自己不仅要扛起照顾好妈妈的孝道,作为毛主席的外孙,更不能给自己的外公丢脸。

王效芝在后来和继父王景清和李银桥等人的交往中,慢慢了解到,自己的妈妈李讷,曾经也是那样一个被外公宠爱的小女孩,单纯快乐的她,喜欢跟着外公背诗,还用自己稚气的声音给警卫员们唱戏。

知道这一切的王效芝,忍不住泪如泉涌,妈妈李讷曾经也是一个被外公宠爱的小姑娘,却在外公去世后,为了照顾自己,做了12年的单亲妈妈,在那些灰暗的日子里,王效芝清楚地记得,妈妈和其他最普通的妇人,没有任何的不同,还为了生活吃了那么多苦。

王效芝同时也很感激继父王景清,是他的到来,让妈妈李讷慢慢从往事的阴霾中走了出来,嘴角上也开始有了笑容,平时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图王效芝(左一)

王效芝看到妈妈的变化,心里感到很是高兴。王景清的厨艺很好,还会给李讷变着花样做一些好吃的,像什么凉糕,粉丝,在王景清的手中,总会做出各种不同的花样,来让李讷多吃一点。

后来王景清退休了,也就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李讷,经常会带李讷到花园去散步,在回来的路上,他们像最普通的老夫妻一般,搭乘公交车。只是细心的王景清,总会在李讷下车时扶着她以免她摔倒。李讷在王景清的照顾下,身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王效芝见继父对妈妈很好,心里真心为妈妈感到高兴。王效芝虽然读书一直都很刻苦,但是在进入中学以后,他在学习上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所以就萌生了初中毕业后,去职业高中读书的念头。

王效芝在初中毕业时,把自己的想法和妈妈李讷说了,李讷听了儿子的话,并没有表示反对,因为李讷一直像她的爸爸教育他们一样,并不苛求他们能够成为如何杰出的大人物,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将来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就很好。

图老年李讷和王景清

同样,李讷也并不苛求儿子一定要追求多么高的学历,也就尊重了儿子的选择。就这样,王效芝在初中毕业后,进入了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高中读书。

虽然王效芝从来都不向任何人提及自己的身世,但是他在上职高的时候,因为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为人宽厚善良,还是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李讷看着儿子踏实上进,心里也感到非常高兴。

她并不在意儿子选择什么学校,只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自立自强,将来能够做一个普通劳动者就好。王景清在和李讷相濡以沫的时光里,还陪着李讷回了一趟韶山,圆了李讷多年以来的心愿。

闲暇的时候,他们还会一起练字和读书,王景清发现,李讷的字很好,和王景清在一起后,经常和他一起练字,对于孩子的前途,他们并不过多的苛求什么,希望孩子能够过的开心就好。

18岁当亚运村服务员

王效芝在18岁的时候,那一年正好在北京举行亚运会,作为旅游职业高中的学生,王效芝也和其他的同学一道,成为了亚运会的服务员。

王效芝一直勤奋踏实,也没有想到会被前来采访的记者认出,记者在见到这个毛主席的外孙后发现,他一直低调务实,一点也没有想要依靠自己特殊的身份,为自己谋取捷径的想法。

但是,在这次接受完采访后,王效芝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组织上知道了毛主席的外孙居然在当服务员,就想要照顾他,给他找好一点的工作,但是被他拒绝了,他并不想借助外公的名望来走捷径,而是想要靠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天地。

图王效芝带着妻子回到韶山祭祖

从职业高中毕业之后,王效芝也和普通的年轻人一样,靠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打拼。最开始的时候,王效芝在饭店里当服务员,后来凭借自己的能力,慢慢提升到了经理。

低调的王效芝,身边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外孙,但他还是靠着自己的诚实善良,赢得了很多的朋友。在饭店里工作了几年之后,王效芝为了在事业上有更大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他,选择了辞职。

从饭店辞职后,王效芝选择了下海经商,虽然经商的道路并不顺利,但是他凭借着自己顽强的意志,最后还是摸索到了一定的方法,做成了自己的事业。

图李讷的唯一儿子王效芝

王效芝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且在家庭生活上,也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因为王效芝的童年主要只有妈妈李讷一个人照料,他心里不免有一些缺失父爱的遗憾,就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再承受得不到父爱的痛苦。

所以,王效芝不管多么忙,总会抽出时间来陪伴家人,见证自己孩子的成长。在闲暇的时候,王效芝还会带着家人一起去旅游,学旅游出身的王效芝,无论去哪里玩,都不需要导游,就能把每一个景点向家人清楚地解释。

王效芝虽然没有读过大学,但是他的英语水平很好,他身边的朋友都说,他在外出和国外的客户谈生意时,都不需要翻译,他自己就可以和外国的客户无障碍地交流。李讷见到儿子积极肯干,心里也非常高兴,觉得自己那些年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图王效芝带家人回韶山祭祖

李讷见到自己的两个可爱的孙女,沉浸在了天伦之乐的幸福中。王效芝知道母亲虽然有着特殊的出生,但是这么多年以来在生活中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风雨,懂事的王效芝总是不会忘记抽出时间来看看母亲,让她和继父王景清有一个平静幸福的晚年。

李讷后来腿脚不是很好,不能到很远的地方去,王景清就只能在室内陪她读书,她读得最多的还是自己爸爸的书,李讷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后,比从前更加理解自己的爸爸,为什么要严格地要求自己,就是希望自己在遇到任何困难时,都能够坚强起来,战胜困难。

王效芝虽然说在脑海中对外祖父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是在妈妈的叙述中,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外公毛主席虽然有着特殊的身份,但是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他深沉地爱着自己的妈妈李讷,也正是他的这份爱,让妈妈拥有了坚强的品格,最终独自带着自己,熬过了那段艰苦的岁月。

图李讷

王效芝同时也读了很多关于外公的书,心里对自己的外祖父充满了敬佩。每当提起外公时,王效芝总是说:

“如果不是外公教育我们低调踏实,自立自强地奋斗,我也不会有今天的事业,我非常感激外公。”

虽然毛主席已经故去多年,但是每当他想起外公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流下眼泪,他心里明白,正是外公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对国家无私的奉献和付出,自己这一代人才能过上和平幸福的好日子。

图毛主席

王效芝经常把自己外公的故事,讲给自己的两个女儿,让她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除此之外,王效芝还曾经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们回到韶山祭扫,他看着自己外祖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不由得百感交集。

想到外祖父临终前曾经想要回到滴水洞,最终未能成行,他就病逝了。王效芝的心里不免一阵的心酸。王效芝为人朴实低调,很少在公众面前抛头露面,在他自己的心里,自己也只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

毛主席外孙的身份,对于他而言只是一种血脉上的联系,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们都应该和所有普通人一样,靠自己的努力来赢取美好的生活,报答自己的祖国,就是对外祖父毛主席最大的尽孝。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拓创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