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9 10:35:05
您的储蓄国债到期兑付了吗?记者近期从中国银行河源分行获悉,今年以来,该行积极开展储蓄国债(凭证式)到期提醒兑付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储蓄国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目前,该行有10余笔1994年至1998年发行的储蓄国债(凭证式)未兑付,本金约4万多元,“沉睡”时间长达14年。
今年是我国国债恢复发行40周年,四十载守初心,国库服务惠民生。作为储蓄国债承销机构之一,中国银行河源分行诚心提醒,储蓄国债到期投资者需及时兑付。按照储蓄国债的计息规则,除按原票面利率和期限给付利息外,逾期兑付不加计利息。如果您在该行认购储蓄国债(凭证式)并持有到期尚未兑付的,可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已到期的国债凭证到中国银行营业网点办理兑付手续。
储蓄国债(凭证式)
到期后需办理兑付
储蓄国债是中央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中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不可流通转让的国债品种,包括储蓄国债(凭证式)和储蓄国债(电子式)。其中,储蓄国债(凭证式)是指以纸质凭证记录债权的储蓄国债品种,从1994年起发行;储蓄国债(电子式)是指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储蓄国债品种,从2006年起发行。
据介绍,储蓄国债(凭证式)到期后,国债投资者可持到期的储蓄国债(凭证式)收款凭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前往原购买承销机构网点办理兑付。储蓄国债(电子式)到期后,承销机构自动将国债投资者应收的本金和利息转入投资者资金账户,请及时查看购买国债时的相应账户。
国债品种多
发行格局已形成
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我国先后尝试发行了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保值公债、特种国债和国债收款单等21个品种的国债。
无记名国债(国库券)
我国于1981年通过发行国库券筹集资金来弥补赤字。1988年,国家开始探索国库券流通转让试点,允许其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柜台转让,这类可流通转让的国库券采用实物券形式,并于1995年改称为“无记名国债”。1997年,无记名国债告别历史舞台。
记账式国债
1992年,我国首次发行记账式国债,其发行和交易均实现无纸化,大幅提高了发行效率。1999年至今,每年发行的记账式国债占国债发行总量的比重均超过50%,是我国国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记账式国债细分为记账式附息国债和记账式贴现国债。
储蓄国债(凭证式)
凭证式国债是我国储蓄国债的首个品种。1994年为满足筹资需要,拓展居民投资渠道,我国开始发行凭证式国债。凭证式国债一经推出,便受到城乡居民和有关参与主体的普遍欢迎,成为中央财政最稳定最可靠的债务融资工具之一。2017年,为突出其储蓄国债性质,更名为储蓄国债(凭证式)。
储蓄国债(电子式)
为丰富国债品种、提高发行效率,2004年后,我国引入电子记账凭证式国债;2006年后,称为储蓄国债(电子式)。储蓄国债(电子式)除通过承销机构传统的网点柜台销售外,2012年开始网上银行销售试点。目前每年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占当年储蓄国债发行总量的比重达60%以上。
经过40年的探索,我国目前已形成以记账式国债和储蓄国债为主体的国债发行格局,在筹集财政资金、促进经济发展、满足投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彭冲冯少锋)
(文章来源:河源日报)
文章来源:河源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