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创网

美国纪录片《血战长津湖》:美国老兵眼中的志愿军是怎样的一群人

2022-03-02 14:37:17

在电影《长津湖》之前,2011年纪录片《冰血长津湖》就已经上映。

《冰血长津湖》里提到,长津湖之战是中美两国军人,一直都无法遗忘的一段记忆。

确实如此,美国那边,也拍过一部纪录片《血战长津湖》,以美国老兵的角度去讲述长津湖战役。

片中大量镜头是当年美军随军记者拍摄,是长津湖战役的第一手史料,极其珍贵。

下面我把这部纪录片里的几个点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01

美国军队很强大,武器也很先进,但美军犯了一个兵家大忌,那就是傲慢。

自古骄兵必败,美军也不例外。

但更要命的是,当美军的前线战士们被志愿军打得落花流水时,美军的高层,依然傲慢。

美军前线部队被志愿军打得溃败,麦克阿瑟派他的亲信内得阿蒙将军去调查发生了什么事情。

负责指挥这支美军的唐纳德·费斯中校说,志愿军数量很多,从志愿军的衣服看,他们来自不同的两个师,所以前方至少有两个师的兵力。

但前来调查的阿蒙将军不以为然,他说,怎么了,你们还怕一群洗衣工吗?

在那时的美国,不少华人在美国只能做下等活,就是洗衣服的工人,所以这个军官把志愿军比作洗衣工。

可以看出,美军军官对于志愿军是如此的傲慢。

美军的傲慢,彭德怀看在眼里,彭德怀制定了诱敌深入的作战计划,把美军引诱到武器无法发挥的地形,再利用优势兵力,逐个击破美军。

02

志愿军冲锋时,会分三波。

第一波,手里都拿上武器。

第二波,有的人手里有武器,有的没有。

手里没武器的人,会去捡第一波倒下的士兵的武器。

这样的冲锋,美军的士兵也是第一次看到,手无寸铁的人,竟然就敢冲向敌军了。

志愿军战士们是真的勇敢,中国军队的装备是真的缺啊。

第三波冲锋的,是部队里政工人员,军队里,不管谁,冲锋号一响,都得冲上去。

幸存的美国老兵回忆说,这三波冲锋,没有人是退缩的,都不要命地往前冲。

美国老兵说,志愿军这样的冲锋,他们不仅在之前战场上没看到过,在模拟训练场里也没学过。

按照他们的教学,敌人面对强大的火力压制,就会退缩,或者减缓进攻。

但志愿军不是这样的,倒下一批,后面一批紧跟着就上来了。

三波冲锋,志愿军很快就冲到了美军面前,此时的美军,只能跟志愿军近战,武器的优势就丧失了。

美军陷入了混战,志愿军在他们前面,在他们后面,在他们中间,到处是。

03

美军陆战第一师面临被志愿军全歼的危险,陆地上外援赶不到,只能靠飞机压制志愿军的进攻。

陆战第一师求援无望,只能自己突围。

美军虽然有先进的通讯设备,但在做撤退部署时,乱得很。

陆战第一师部分士兵坐卡车突围,但遭遇到志愿军伏击时,有的美军战士贪生怕死,丢下车上伤员自己跑掉。

部分卡车突围成功,当赶到与坦克部队汇合的地方时,坦克部队早就跑了。

美军装备确实好,但其士兵素质与志愿军比起来,还是比不过。

在逃跑时,都是自己顾自己,根本不理会兄弟部队的死活。

04

美国老兵回忆志愿军时,会说他们是超人,尤其是在晚上,根本无法阻挡他们的进攻。

但志愿军也是人,他们也怕冷。

当时长津湖地区零下四十度,志愿军衣服单薄,穿着布鞋,在冰天雪地跟美军打仗,这需要多么大的意志去支撑。

美军老兵回忆起被俘虏的志愿军战士,认为他们的经历比美军糟糕多了。

长津湖战役,不仅仅是中美两军的战役,也是与老天爷的战斗。

恶劣的天气,才是两军最大的敌人。

05

美国人拍的这部《血战长津湖》纪录片,里面美国老兵,满满地对志愿军的敬佩之情。

他们敬重志愿军打仗舍生忘死的精神,也佩服他们在冰天雪地里,穿着草鞋就敢出来打仗。

最近看到过一段话:

朝鲜战争,中国人让美国人看到了,什么叫钢铁意志。

美国人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叫钢铁工业。

教员也说过,我们是钢少、气多;美国人呢,是钢多、气少。

少钢的中国军人,用意志,让美国人知道了,谁才是真正的钢铁侠。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狐狸先森几点钟我们一起涨知识。


四川武动机械 http://hztxwj.com/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拓创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