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2 21:00:06
认清并接受现实,才能改变现实。
作者|毕亚军
当前的经济形势,压力山大。
很多人把原因归咎为疫情,战争,以及美国人使坏,天天指望这些会变好,以为这些好了,经济就会立竿见影跟着好。
问不对问题,就找不到正确答案。
把现在的经济问题,从根本上归咎于这些,就是没问对问题。疫情,战争,美国人使坏都是问题,但只是雪上加霜。
根本问题是什么?是旧的经济模式到了头,新的经济模式还有待建立的青黄难接。是到了赚新钱不易,却要大把还旧债的时候了。
没有疫情,战争,美国人使坏,我们的经济就会像前些年那样持续高潮,就应该继续像前些年那样高潮甚至疯狂吗?
我以为不会,也不应该。
经济发展有它的周期规律,有高峰,就一定有低谷。我们现在所处的时刻,就是高峰之后的必然低谷,而且会低得很特别,低得环球同此凉热,中国经济压力山大的同时,美国甚至全球经济更是乌云笼罩。
为什么会低得很特别?因为过去高得太特别了。典型就是:美国的金融太过头,中国的地产(本质也是金融)太过头。
想想特斯拉市值超过所有传统车企市值总和,想想美国人印了多少钱,就知道它的金融有多过头;想想中国房地产已在国民甚至国家财富占多大比重,比重背后又有多少贷款,就知道我们的地产有多过头。
现在还有人呼喊,继续把搞房地产搞起来,真是Socrazy。但喊也白喊,无论需求,还是购买力,它的高光时代都一去不复返了。
这两个太过头,本质上都是太透支未来,并靠透支造就了超前发展,是前天和昨天就享了今天与明天该享的福,自然会换来今天和明天要吃昨天与前天没吃的苦。
一些喜欢吹牛的人喜欢吹一句口号:未来已来。用到这些年的经济发展上,这句话都太保守。我们在经济上美好而残酷的事实是:
长期透支并提前享受未来。
其美好在于,提前享受了;其残酷是,现在要去还。古人喜欢先苦后甜,温柔地进入良夜,今人喜欢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嗨起来,但透支的债总要还,嗨过头了苦自来。
怎么还?只有两个办法,一靠印钱;二靠新的经济模式创造新财富。钱,大家都在印,但总得有个度,现在已经是过度了。靠新经济创造新财富去还,那就是苦自来了。
怎么苦?一是新旧经济模式青黄难接,你这个财不好创;再是好不容易创点财,你可能有债还,真是两头苦,两头都难。
这就是现在的根本现实。
那就一直这样难下去了吗?当然也不是。
巨大市场和创新发展空间依然令我们的前途伟大光明,只是当下必须渡劫。
当经济的新动能逐步接替旧动能,当窟窿填到可容忍的程度,自然就会有新的可持续成长,并在成长中透支,在透支中高潮,在高潮中继续捅窟窿,在窟窿捅到一定程度后:
一头栽进下一轮青黄难接。
所以,现在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不是等大环境归好,而是认清现实,接受昨日不返的现实,把困难日子当正常日子,在难中觅机,成为赢得下一轮成长的人。
并且,牢记人们总是容易忘记教训的教训,在下一轮高峰之时激流勇退,抢先站到更靠近下下一轮成长的地方。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