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创网

从胜利日阅兵到老胡的总结陈词

2022-05-11 11:35:14

冷油器 http://www.lygzhqyq.com

本文2900字|阅读时间大约8分钟

5月9日,俄罗斯还是在胜利日举行了盛大阅兵。

这是一场尴尬的阅兵。

只能回忆77年前的那场胜利,却无法实现眼下对乌战争的胜利,更不能展望形势严峻的未来。

普京在阅兵式上讲话。

归纳一下,他讲话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层意思是北约对俄罗斯构成“明显威胁”,西方正在为“入侵我们的土地”做准备,俄罗斯的军事行动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决定”。

二层意思是俄罗斯要击败乌克兰,打垮新纳粹,先发制人击退侵略。

三层意思是“每个士兵和军官的死亡对我们来说都是痛苦的”,国家将“尽一切努力”照顾因乌克兰战争而遭受丧亲之痛的家庭。

普京讲话主要是解释为什么出兵乌克兰的在道义和法理上的合法性。

因为美帝等国家为“入侵我们的土地”做准备,因为乌克兰是纳粹政权,所以“先发制人击退侵略”。

这怎么说呢?

普京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原因之一是,北约联盟正在包围俄罗斯,并在其西部邻国设置基地。

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不认可普京的说法。

他表示:“北约占其陆地边界的6%。如果你的陆地边界只有6%是北约国家,那就不是被包围。”

至于北约在乌克兰的基地,华莱士表示,“我相信乌克兰大使会告诉你,北约在乌克兰没有任何基地”。

个人觉得逻辑应该是这样的:俄罗斯既然认为北约东扩影响自己安全,那就得打北约威慑乌克兰这类想加入北约的国家。而不是去打还不是北约成员国的乌克兰,以此来威慑北约。

现在倒好,对乌克兰没有速胜,导致北约大量军援乌克兰,这下把乌克兰,顺带也把瑞典、芬兰彻底推向北约,把西方国家整得异常团结。

俄罗斯打乌克兰,打出了北约几十年想要而未得的效果。

从计划爆锤乌克兰变成被群殴,感觉,俄罗斯这仗打反了。

打乌克兰,普京说是因为新纳粹掌权,所以要打。

现在“新纳粹”是一个框,怎么都可以装。瑞典因为要加入北约,也被俄罗斯称为纳粹主义国家。其实,只要普京不喜欢的国家和人,都可以说是纳粹政权或纳粹主义者。

既然是“先发制人”,那说明乌克兰并没有动手入侵俄罗斯领土,又如何“击退侵略”?

逻辑上有点问题啊。

当然,士兵都死了两万多人,将军都死了十几位,打这种仗有什么意义呢?

人都死了,拿点微薄的抚恤金还有什么意思吗?

不明确,俄军队是为国家而战还是为普京个人而战。

这场阅兵式开始也仅半个小时,普京突然在大匠绍伊古的陪同下,在大量保镖的簇拥下大步离开、回宫。

随即阅兵式正式结束。

关键大部分方阵都还等着没开动。

当然,万众瞩目的空军阅兵包括莫斯科在内,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新西伯利亚和萨马拉等地都取消了,其理由是起飞机场“天气状况不佳”。

有人说,当天俄罗斯天气很不错,简直可以说是“晴空万里”,怎么说是“天气状况不佳”呢?

现在对俄罗斯来说,还处于与乌克兰战争状态,万一哪个意志不坚定的飞行员到时候扔个炸弹或乌克兰的弹簧刀混在飞行编队中,那就问题大了。

当然,乌克兰一些高官给出的原因是害怕飞机起飞或飞行途中时被乌克兰的便携式导弹击落,丢不起这个人。

其实,苏联解体30年,独联体国家独立30年,不太可能重回大苏联或沙俄体制了。当然卢卡申科上校领导下的白俄罗斯除外。

胜利日阅兵不管怎么说,算是举行了。

普京没有正式对乌克兰正式宣战,也没有发布战争动员令。

乌克兰也没有在当日炸掉俄罗斯的刻赤海峡大桥。

两国在当日都表现出了克制。

不过,从气势上讲,俄罗斯和乌克兰倒是来了个大逆转。

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气势如虹,围攻基辅等乌克兰大城市。不料70多天后,闪电战升级为持久战,俄军是边打边撤,就连第二阶段军事行动最终目标乌东地区都很难拿下。

这样的俄罗斯会在谈判桌上取得成功呢?我看难。

自从泽连斯基开战之初不愿意从基辅逃跑那一刻起,乌克兰这一仗就成为立国之战了。

70多天后,乌军居然能反攻。

小泽已经发话,谈判可以,俄军必须回到2月24日入侵之前的位置。

如何体面承认失败、撤军,这对俄罗斯是一个天大的政治问题。

广场那头肯定听普京,广场这头就得胡锡进出马了。

学俄罗斯文学出身,对俄有强烈情感的老胡发文表示:红场阅兵,俄罗斯远未山穷水尽。

连老胡都看出来,俄罗斯有“山穷水尽”的趋势,只是未到最危险的时候而已。

“今天是5月9日,莫斯科红场上举行了传统阅兵式。在这一天到来之前,西方如临大敌,宣扬不知道普京会在阅兵式上说出什么狠话来。乌克兰那边也特别紧张,担心俄军会发动猛烈袭击,给这个胜利日献礼。”

这话咋说呢?

西方如临大敌吗?各国政要都在基辅打卡,没有如临大敌的意思。

或许西方还得感谢俄罗斯这一仗,让西方显得如此团结。

乌克兰“特别紧张”“担心俄军会发动猛烈袭击”吗?

完全没看出来。

一个港口城市马里乌波尔都没完全拿下,现在都敢反攻了,“特别紧张”应该不是乌克兰。反倒是俄胜利日空军阅兵都取消了,谁更紧张呢?

老胡表示:“他好像更愿意用稳扎稳打的策略逐渐拿下整个顿巴斯和乌克兰东南部,而且他对俄罗斯社会将继续支持他很有信心。”

至于俄罗斯社会是不是将继续支持普京,我不知道。但说,普京“更愿意用稳扎稳打的策略”,我不太同意。

俄罗斯的武器装备去库存太快,不太够用,加上西方敌对势力的制裁,制造和维修零件都短缺,又如何能大规模打呢?从基辅撤军那时起,就注定俄军只能收缩,很难再发动大规模战役了。

对核武有强烈情结的老胡说,“莫斯科还一再宣布不会在乌克兰使用核武器,这也是普京对使用常规力量就能够打赢这场战争很有信心的表现。”

有俄罗斯本土专家在电视上说,只要发射多少核弹,多少秒英国、法国等欧洲都得毁灭。但,英国、法国也是有核武的国家。

动用核武,那是玉石俱焚,大家一起洗白。

正常国家都是希望战胜敌人而不是和敌人同归于尽。况且,美帝发言人曾经说过俄罗斯要动核武,乌克兰不会是第一个遭受核打击的国家。

美帝这个发言才是威慑。

从常规武装力量看,俄罗斯和美帝有代差,那么核武呢?

估计差距不是一般大。

老胡继续说,“普京虽然发动这场战争很突然,但他拨动了俄罗斯社会的共同心弦”。

这应该是“拨动了全世界的心弦”,那就是美帝及盟友军事援助乌克兰,不能让俄罗斯继续他的领土扩张爱好了。

当然,老胡继续说,“虽然这一次他们是主动出击打进了乌克兰,但他们心中涌动的是1812年赶走拿破仑和二次世界大战赶走希特勒军队时同样的爱国主义豪情。”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访问俄罗斯和乌克兰后表示,有一件事是显而易见的,

在乌克兰的土地上有俄罗斯军队,而在俄罗斯的土地上没有乌克兰军队。

那么,谁又是“1812年的拿破仑”,谁又是“二次世界大战时的希特勒军队”呢?

老胡继续说,“未来很可能会有某个爆发点导致战争新的升级,引发威胁世界的更大风险。那种风险有可能爆裂,成为更大的灾难,但也有可能逼出一个和平方案来。”

个人觉得,只要不扔核弹,只要俄罗斯在和乌克兰打的同时,不要再去打瑞典和芬兰等国,就不会“致战争新的升级,引发威胁世界的更大风险。”

乌克兰开出的和谈条件就是俄罗斯撤回2月24日前的状态,目前这个条件不具备。

目前,急需想找台阶下的是俄罗斯,不是乌克兰。

万一,我说是万一,俄罗斯真的听进去了一些大国“劝和促谈”的建议,撤军了呢?

那就鼓掌,世界和平。

可是,普京能拉下这个面子吗?

我看难。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拓创网版权所有